醫院汙水處理工藝解析:
汙水處理工藝流程
汙水主要工藝過程設計如下:醫院醫療廢水由排汙管道匯總經經過一道格柵,去除水中較大的懸浮、漂浮物和帶狀物,上清液重力自流進入調節池,調節池調節汙水的水量和水質。調節池出水提升進入A級生化池(缺氧池)和O級生化池(好氧池)進行生化處理。本工程汙水中有機成份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很好,因此采用生物處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汙水中有機物含量是最經濟的。由於汙水中氨氮及有機物含量較高,特別是有機氮,在生物降解有機物時,有機氮會以氨氮形式表現出來,氨氮也是一個重要的汙染控製指標,因此汙水處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即生化池需分為A級池和O級池兩部分。在A級池內,由於汙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微生物處於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汙水中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A級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後續O級生化池的有機負荷,以利於硝化作用進行,而且依靠汙水中的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汙染。經過A級池的生化作用,汙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和較高的氮氨存在,為使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於完全的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特設置O級生化池,O級生化池的處理依靠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完成,它們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源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營養源,將汙水中的氨氮轉化為NO2--N、NO3--N。在A級和O級生化池中均安裝有填料,整個生化處理過程依賴於附著在填料上的多種微生物來完成的。在A級池內溶解氧控製在0.5mg/l左右;在O級生化池內溶解氧控製在3mg/l以上。O級池出水一部分回流至調節池進行內循環,以達到反硝化的目的,另一部分進入沉澱池進行沉澱,進行固液分離。沉澱池固液分離後的出水進入消毒池,消毒池內的廢水經消毒處理後出水達標排放。

主要工藝構(建)築物、處理設備
1格 柵
格柵井設置於調節池內汙水源頭進水一端,設計考慮節約用地和投資。
格柵井內設置人工格柵,通過格柵攔截去除醫院汙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固體、紙屑,保護水泵及後續管路係統不被堵塞。相關推薦:醫院汙水處理工藝流程和特點
2調節池
在整個處理係統中設置了汙水調節池。通過調節池設置,能充分平衡水質、水量,使汙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後續處理單元,提高整個係統的抗衝擊性能減少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有利於降低運行成本和水質波動帶來的影響。在調節池內設置潛水攪拌泵,防止發生沉澱現象,同時可以起到水質均衡的作用。設置液位自動控製裝置,水泵將根據液位自動開啟。
調節池采有鋼結構,並在池內設二台型潛水排汙泵,一用一備。
3缺氧池
由於汙水中的有機成分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設計采用生物膜法。
因為醫院B体育官网在线登录汙水中有機氮含量高,在進行生物降解時會以氨氮的形式出現,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標會升高,而氨氮也是一個汙染控製指標,因此在接觸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帶入的硝酸鹽和進水中的有機物碳源進行反硝化,使進水中NO2-、NO3-還原成N2達到脫氮作用,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降解氨氮值。
生物接觸氧化池
汙水經缺氧池處理後,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從而進入接觸氧化階段,即進入好氧處理。
接觸氧化池是一種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提供氧源,汙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質得到淨化。
沉澱池
進行固液分離去除生化池中剝落下來的生物膜和懸浮汙泥,使汙水真正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