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什麽叫PH
pH實際上是水溶液中酸堿度的一種表示方法。平時我們經常習慣於用百分濃度來表示水溶液的酸堿度,如1%的硫酸溶液或1%的堿溶液,但是當水溶液的酸堿度很小很小時,如果再用百分濃度來表示則太麻煩了,這時可用pH來表示。pH的應用範圍在0-14之間,當pH=7時水呈中性;pH<7時水呈酸性,ph愈小,水的酸性愈大;當ph>7時水呈堿性,pH愈大,水的堿性愈大。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是離不開水的,但是適宜於生物 生存的pH值的範圍往往是非常狹小的,因此國家環保局將處理出水的pH值嚴格地規定在6-9之間。
水中pH值的檢測經常使用pH試紙,也有用儀器測定的,如pH測定儀。
12、為什麽使用毫克/升(mg/L)這個濃度單位
一般來說,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含量是很小很小的,如果用百分濃度或其他濃度來表示則太麻煩太不方便了,譬如一噸廢水中往往隻有幾克、幾十克、幾百克甚至幾千克汙染物質,其單位即為克/噸(g/T),如將噸換算成升即為毫克/升(mg/L)。計算時可參考下表換算:
13、廢水的預處理,預處理要達到哪幾個目的
生化處理前的處理一般都習慣地叫作預處理。由於生化法處理費用比較低、運行比較穩定,因此一般的工業廢水都采用生化法處理,廢水的治理也以生化法作為主要的處理手段。
但廢水中含有某些對微生物有抑製、有毒害的有機物質,因此廢水在進入生化池之前必須進行必要的預處理,目的是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抑製、有毒害的物質盡可能地削減或去除,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地運行。
預處理的目的有二個:一是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抑製有毒害、有抑製作用的物質盡可能地消減和去除或轉化為對微生物無害或有利的物質,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運行;其二是在預處理過程中削減COD負荷,以減輕生化池的運行負擔。
預處理工藝是鐵炭微電解與Fe2+/Fe3+還原氧化法,形成的無數個微小的鐵炭原電池有利於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可將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破壞去除,在中和沉澱過程中還可以通過二價鐵與三價鐵在堿性條件所形成的活性絮體吸附廢水中的有機物質以削減COD負荷,保證後續的生化處理係統能正常地運行。
14、廢水集水池是派什麽用的
廢水集水池的作用是匯集、儲存和均衡廢水 的水質水量。
各個車間的生產廢水,其排出的廢水水量和水質一般來說是不均衡的,生產時有廢水,不生產時就沒有廢水,甚至在一日之內或班產之間都可能有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精細化工行業的廢水,如果清濁廢水不分流,則工藝濃廢水與輕汙染廢水的水質水量變化很大,這種變化對廢水處理設施設備的正常操作及處理效果是很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
因此廢水在進入主要汙水處理係統前,都要設置一個有一定容積的廢水集水池,將廢水儲存起來並使其均質均量,以保證廢水處理設備和設施的正常運行。
15、為什麽廢水中的膠體顆粒不易自然沉降
廢水中許多比重大於1的雜質懸浮物、大顆粒、易沉降的懸浮物都可以用自然沉降、離心等方法去除。
但比重小於1的、微小的甚至肉眼無法看到的懸浮物顆粒則很難自然沉降,如膠體顆粒是10-4~10-6mm大小的微粒,在水中非常穩定,它的沉降速度極慢,沉降1m需耕時200年。沉降慢的原因有二個,(1)一般來說,膠體粒子都帶有負電荷,由於同性相斥的原因,從而阻止膠體微粒間的接觸,不能被彼此粘合,懸浮於水中。(2)膠體粒子表麵還有一層分子緊緊地包圍著,這層水化層也阻礙和隔絕膠體微粒之間的接觸,不能被彼此粘合,懸浮於水中。
16、怎樣使膠體顆粒沉澱
要使膠體顆粒沉澱,就要促使膠體顆粒 相互接觸,使之成為大的顆粒,亦即凝聚起來,使其比重大於1而沉澱。
采用的方法有很多種,工程上常用的技術有:凝聚法、絮凝法和混凝法。
17、什麽叫凝聚
在廢水中投加帶正離子的混凝藥劑,大量正離子在膠體粒子之間的存在以消除膠體粒子之間的靜電排斥,從而使微粒聚結,這種通過投加正離子電解質的方法,使得膠體微粒相互聚結的過程稱為凝聚。常用地凝聚劑有硫酸鋁、硫酸亞鐵、明礬、氯化鐵等。
18、什麽叫絮凝
絮凝是在廢水中加入高分子混凝藥劑,高分子混凝藥劑溶解後,會形成高分子聚合物。這種高聚物的結構是線型結構,線的一端拉著一個微小粒子,另一端拉著另一個微小粒子,在相距較遠兩個粒子之間起著粘結架橋的作用,使得微粒逐漸變大,最終形成大顆粒的絮凝體(俗稱礬花),加速顆粒沉降。常用的絮聚劑有聚丙烯酰胺(PAM)、聚鐵(PE)等。
19、廢水為什麽要用聚鐵進行絮凝吸附預處理
聚鐵在混凝過程中形成氫氧化鐵絮體具有很好的吸附廢水中有機物質的能力,實驗數據表明,廢水用聚鐵絮凝吸附後,可以去除廢水中COD的10%-20%左右,這樣可以大大地減輕生化池的運行負擔,有利於處理廢水的達標排放。
另外,用聚鐵進行混凝預處理可以將廢水 河南汙水處理 中對微生物有毒害、有抑製作用的微量物質去除,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運行。在諸多混凝藥劑中,聚鐵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25-300元/噸),因此處理成本比較低廉,比較適合工藝廢水的預處理。
聚鐵是酸性物質,腐蝕性很強,因此處理設備應做好防腐處理。
20、什麽叫混凝
凝聚與絮凝結合在一起使用的過程為混凝過程。混凝在實驗或工程上被經常應用,如先在水中投加硫酸亞鐵等藥劑,消除膠體粒子之間的靜電排斥,然後再投加聚丙烯酰胺(PAM),使得微粒逐漸變大,形成肉眼可見的礬花,最後產生沉降。
21、什麽叫吸附
利用多孔性固體(如活性炭)或絮體物質(如聚鐵)將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吸附在固體或絮體的表麵上或微孔內,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這種處理方法稱作為吸附處理。吸附的對象可以是不溶性固體物質,也可以是溶解性物質。吸附處理的效率高,出水水質好,因此常作為廢水深度處理。也可在生化處理單元中引入吸附處理,以提高生化處理效率(如PACT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22、什麽叫鐵炭處理法
鐵炭處理法又稱鐵炭微電解法或鐵炭內電解法,它是金屬鐵處理廢水技術的一種應用形式,用鐵炭法作為預處理技術來處理有毒有害、高濃COD廢水具有一種獨特的效果。
鐵炭法的處理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現在比較認同的一種解釋是:在酸性條件下,鐵與炭之間形成無數個微電流反應池,有機物在微電流的作用下被還原氧化。鐵炭出水再用石灰或石灰乳中和,生成的Fe(OH)2膠體絮狀物對有機物具有很強的絮凝吸附能力。因此,鐵炭法是綜合應用了鐵的還原性質、鐵炭的電化學性質和鐵離子的絮凝吸附作用,正是這三種性質的共同作用,使用鐵炭法具有很好的處理效果。
鐵炭法的缺點是:
(1)鐵屑在酸性介質中長期浸泡後易於板結成塊,造成堵塞,形成溝流,使操作困難,處理效果降低;
(2)鐵在酸性條件下溶出的鐵量較大,加堿中和後產生的泥渣量較多。
23、鐵炭出水為什麽還要用石灰粉進行中和處理
用硫酸調節成pH為2廢水經過鐵炭處理後,硫酸成為硫酸亞鐵,廢水的pH值從2升高至5-6,那麽鐵炭出水為什麽還要用石灰粉進行中和處理呢?或者中和處理時是不是可以少加一些石灰粉呢?
鐵炭出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亞鐵,如果不予去除的話,會影響後續生化池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我們必須要用石灰將廢水的pH值從5-6再調高至9以上,使水溶性的硫酸亞鐵轉化成不溶性的氫氧化亞鐵與硫酸鈣,然後通過混凝沉降的方法使它們沉澱下來,以保證進入生化池的廢水中不含硫酸亞鐵。
中和處理時是不是可以少加石灰粉呢?我們可以在化驗室做一個對比實驗。取相同數量的鐵炭進水(pH在2左右)和鐵炭出水(pH在5-6)分別放置於二個燒杯中,然後分別計量 河南汙水處理 地加入石灰粉進行中和混凝,二個燒杯中的廢水的pH值都調節至9時,我們可以發現二個燒杯中所投加的石灰粉的數量是一樣的。
這是因為鐵不是中和藥劑,硫酸所轉化成的硫酸亞鐵還是酸性物質,硫酸亞鐵在中和過程中轉化成氫氧化亞鐵與硫酸鈣時所耗用的石灰粉是一點也不能少的。因此,鐵炭出水中和處理時是不可以少加石灰粉的。
24、怎樣估算化學汙泥的產生量
通過化學反應(如:中和)和物化處理(如:加藥混凝)所產生的汙泥習慣上都稱作為化學汙泥。鐵炭出水經過中和混凝處理後形成的汙泥主要由氫氧化亞鐵與硫酸鈣組成。汙泥的產生量可以通過投加的硫酸與石灰粉的量來計算。工程上也可以利用經驗進行估算。一般來說,鐵炭進水的pH如果在2左右,則中和混凝後每噸廢水所產生的化學汙泥量(含水率80%)在50公斤左右。
25、什麽叫廢水的生化處理
廢水的生物化學處理是廢水處理係統中最重要的過程之一,簡稱生化處理。生化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將廢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機物及部分不溶性的有機物有效地去除,使水得到淨化。
事實上,我們對生化處理並不是很陌生的,天然的水體中存在著一條食物鏈,即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小蟲,小蟲吃微生物,微生物吃汙水,如果沒有這條食物鏈,自然界就要亂套了。
在天然的河流中,有著大量的、依靠有機物B体育官网在线登录的微生物,它們日日夜夜地將人們排入河流中的有機物(如工業廢水、農藥化肥、糞便等等有機物質)氧化或還原,最終轉化為無機物質,如果沒有微生物的存在,我們周圍的河流,少則幾個月,多則一、二年,就會成為臭河了,隻是由於微生物太微小太分散,以致人們的肉眼看不見罷了。
而廢水的生化處理工程則是在人工條件下對這一過程的強化。人們將無以計數的微生物全部集中在一個池子內,創造一個非常適合微生物繁殖、生長的環境(如溫度、pH值、氧氣、氮磷等營養物質),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機物的速度和效率。
然後再往池內泵入廢水,使廢水中的有機物質 河南汙水處理 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中得到氧化降解,使廢水得到淨化和處理。與其他處理方法相比,生化法具有能耗低、不加藥、處理效果好、處理費用低等特點。
26、微生物是如何將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分解去除掉的
由於廢水中存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有機物,這些無生命的有機物是微生物的食料,一部分降解、合成為細胞物質(組合代謝產物),另一部分降解氧化為水份,二氧化碳等(分解代謝產物),在此過程中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被微生物降解去除。
27、微生物與那些因素有關
微生物除了需要營養,還需要合適的環境因素,如溫度、pH值、溶解氧、滲透壓等才能生存。如果環境條件不正常,會影響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甚至發生變異或死亡。好文推送:汙水處理所用到的絮凝劑的介紹!
28、微生物最適宜在什麽溫度範圍內生長繁殖
在廢水生物處理中,微生物最適宜的溫度範圍一般為16-30℃,最高溫度在37-43℃,當溫度低於10℃時,微生物將不再生長。
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溫度每提高10℃,微生物的代謝速率會相應提高,COD的去除率也會提高10%左右;相反,溫度每降低10℃,COD的去除率會降低10%,因此在冬季時,COD的生化去除率會明顯低於其它季節。
29、微生物最適宜的PH條件應在什麽範圍內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有密切關係。大多數微生物對pH的適應範圍在4.5-9,而最適宜的pH值的範圍在6.5-7.5。當pH低於6.5時,真菌開始與細菌競爭,pH到4.5時,真菌在生化池內將占完全的優勢,其結果是嚴重影響汙泥的沉降結果;當pH超過9時,微生物的代謝速度將受到阻礙。
不同的微生物對pH值的適應範圍要求是不一樣的。在好氧生物處理中,pH可在6.5-8.5之間變化;厭氧生物處理中,微生物以pH的要求比較嚴格,pH應在6.7-7.4之間。
30、什麽叫溶解氧,溶解氧與微生物的關係如何
溶解在水體中的氧被稱溶解氧。水體中的生物與好氧微生物,它們所賴以生存的氧氣就是溶解氧。不同的微生物對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給充足的溶解氧,一般來說,溶解氧應維持在3mg/L為宜,最低不應低於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範圍在0.2-2.0mg/L之間;而厭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範圍在0.2mg/L以下。
31、為什麽高濃度的含鹽廢水對微生物的影響大
我們先來描述一個滲透壓的實驗:用一張半滲透薄膜將兩種不同濃度的鹽溶液隔開,低濃度鹽溶液的水分子就會透過半滲透薄膜進入高濃度鹽溶液,而高濃度鹽溶液的水分子 河南汙水處理 也會透過半滲透薄膜進入低濃度鹽溶液,但其數量要少,故高濃度鹽溶液一側的液麵會升高,當兩側液麵的高差產生了足夠阻止水再流動的壓力時滲透就會停止,這時兩側液麵的高差產生的壓力就是滲透壓。一般來說,鹽分濃度越高,滲透壓越大。
微生物在鹽水溶液中的情況與滲透壓的實驗是相似的。微生物的單位結構是細胞,細胞壁相當於半滲透膜,在氯離子濃度小於等於2000mg/L時,細胞壁可承受的滲透壓為0.5-1.0大氣壓,即使加上細胞壁和細胞質膜有一定的堅韌性和彈性,細胞壁可承受的滲透壓也不會大於5-6大氣壓。
但當水溶液中的氯離子濃度在5000mg/L以上時,滲透壓大約將增大至10-30大氣壓,在這樣大的滲透壓下,微生物體內的水分子會大量滲透到體外溶液中,造成細胞失水而發生質壁分離,嚴重者微生物死亡。在日常B体育官网在线登录中,人們用食鹽(氯化鈉)醃漬蔬菜和魚肉,滅菌防腐保存食物,就是運用了這個道理。

工程經驗數據表明:當廢水中的氯離子濃度大於2000mg/L時,微生物的活性將受到抑止,COD去除率會明顯下降;當廢水中的氯離子濃度大於8000mg/L時,會造成汙泥體積膨脹,水麵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會相繼死亡。
不過,經過長期馴化,微生物會逐漸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生長繁殖。目前已經有人馴化出能夠適應10000mg/L以上氯離子或硫酸根濃度的微生物。但是,滲透壓的原理告訴我們,已經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生長繁殖的微生物,細胞液的含鹽濃度是很高的,一旦當廢水中的鹽分濃度較低或很低時,廢水中的水分子會大量滲入微生物體內,使微生物細胞發生膨脹,嚴重者破裂死亡。
因此,經過長期馴化並能逐漸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生長繁殖的微生物,對生化進水中的鹽分濃度要求始終保持在相當高的水平,不能忽高忽低,否則微生物將會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