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氨氮排入水體將導致水體富營養化,降低水體觀賞價值,並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還會影響水生生物甚至人類的健康。因此,廢水脫氮處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目前,主要的脫氮方法有生物硝化反硝化、折點加氯、氣提吹脫和離子交換法等。
消化汙泥脫水液、垃圾滲濾液、催化劑生產廠廢水、肉類加工廢水和合成氨化工廢水等含有極高濃度的氨氮(500 mg/L以上,甚至達到幾千mg/L),以上方法會由於遊離氨氮的生物抑製作用或者成本等原因而使其應用受到限製。
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處理方法可以分為物化法、生化聯合法和新型生物脫氮法。
物化法
吹脫法
在堿性條件下,利用氨氮的氣相濃度和液相濃度之間的氣液平衡關係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一般認為吹脫效率與溫度、pH、氣液比有關。好文推送:溶氣氣浮機設備的養護方法
控製吹脫效率高低的關鍵因素是溫度、氣液比和pH。
在水溫大於25 ℃,氣液比控製在3500左右,滲濾液pH控製在10.5左右,對於氨氮濃度高達2000~4000 mg/L的垃圾滲濾液,去除率可達到90%以上。
吹脫法在低溫時氨氮去除效率不高。
采用超聲波吹脫技術對化肥廠高濃度氨氮廢水(例如882 mg/L)進行了處理試驗。最佳工藝條件為pH=11,超聲吹脫時間為40min,氣水比為l000:1試驗結果表明,廢水采用超聲波輻射以後,氨氮的吹脫效果明顯增加,與傳統吹脫技術相比,氨氮的去除率增加了17%~164%,在90%以上,吹脫後氨氮在100 mg/L以內。
為了以較低的代價將pH調節至堿性,需要向廢水中投加一定量的氫氧化鈣,但容易生水垢。同時,為了防止吹脫出的氨氮造成二次汙染,需要在吹脫塔後設置氨氮吸收裝置。
在處理經UASB預處理的垃圾滲濾液(2240 mg/L)時發現在pH=11.5,反應時間為24 h,僅以120 r/min的速度梯度進行機械攪拌,氨氮去除率便可達95%。
而在pH=12時通過曝氣脫氨氮,在第17小時pH開始下降,氨氮去除率僅為85%。
據此認為,吹脫法脫氮的主要機理應該是機械攪拌而不是空氣擴散攪拌。
沸石脫氨法
利用沸石中的陽離子與廢水中的NH4+進行交換以達到脫氮的目的。
沸石一般被用於處理低濃度含氨廢水或含微量重金屬的廢水。然而,研究結果表明,每克沸石具有吸附15.5 mg氨氮的極限潛力,當沸石粒徑為30~16目時,氨氮去除率達到了78.5%,且在吸附時間、投加量及沸石粒徑相同的情況下,進水氨氮濃度越大,吸附速率越大,沸石作為吸附劑去除滲濾液中的氨氮是可行的。
用沸石離子交換法處理經厭氧消化過的豬肥廢水時發現Na-Zeo、Mg-Zeo、Ca-Zeo、k-Zeo中Na-Zeo沸石效果最好,其次是Ca-Zeo。增加離子交換床的高度可以提高氨氮去除率,綜合考慮經濟原因和水力條件,床高18 cm(H/D=4),相對流量小於7.8BV/h是比較適合的尺寸。離子交換法受懸浮物濃度的影響較大。
應用沸石脫氨法必須考慮沸石的再生問題,通常有再生液法和焚燒法。采用焚燒法時,產生的氨氣必須進行處理。
膜分離技術
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進行氨氮脫除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無二次汙染。采用電滲析法和聚丙烯(PP)中空纖維膜法處理高濃度氨氮無機廢水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電滲析法處理氨氮廢水2000~3000 mg/L,去除率可在85%以上,同時可獲得8.9%的濃氨水。此法工藝流程簡單、不消耗藥劑、運行過程中消耗的電量與廢水中氨氮濃度成正比。PP中空纖維膜法脫氨效率>90%,回收的硫酸銨濃度在25%左右。運行中需加堿,加堿量與廢水中氨氮濃度成正比。
乳化液膜是種以乳液形式存在的液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可用於液-液分離。分離過程通常是以乳化液膜(例如煤油膜)為分離介質,在油膜兩側通過NH3的濃度差和擴散傳遞為推動力,使NH3進入膜內,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用液膜法處理某濕法冶金廠總排放口廢水(1000~1200 mgNH4+-N/L,pH為6~9),當采用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為表麵活性劑用量為4%~6%,廢水pH1.4MAP沉澱法。
主要是利用以下化學反應:
主要是利用以下化學反應:
Mg2 ++NH4++PO43-=MgNH4PO4
理論上講以一定比例向含有高濃度氨氮的廢水中投加磷鹽和鎂鹽,當[Mg2 + ][NH4+][PO43 -]>2.5×10–13時可生成磷酸銨鎂(MAP),除去廢水中的氨氮。向氨氮濃度較高的工業廢水中投加MgCl2?6H2O和Na2HP04?12H20生成磷酸銨鎂沉澱的方法,以去除其中的高濃度氨氮。
結果表明,在pH為8.9l,Mg2+,NH4,P043-的摩爾比為1.25:1:1,反應溫度為25 ℃,反應時間為20 min,沉澱時間為20 min的條件下,氨氨質量濃度可由9500 mg/L降低到460 mg/L,去除率達到95%以上。
由於在多數廢水中鎂鹽的含量相對於磷酸鹽和氨氮會較低,盡管生成的磷酸銨鎂可以做為農肥而抵消一部分成本,投加鎂鹽的費用仍成為限製這種方法推行的主要因素。
海水取之不盡,並且其中含有大量的鎂鹽。以海水做為鎂離子源試驗研究了磷酸銨鎂結晶過程。鹽鹵是製鹽副產品,主要含MgCl2和其他無機化合物。Mg2+約為32 g/L為海水的27倍。用MgCl2、海水、鹽鹵分別做為Mg2+源以磷酸銨鎂結晶法處理養豬場廢水,結果表明,pH是最重要的控製參數,當終點pH≈9.6時,反應在10 min內即可結束。由於廢水中的N/P不平衡,與其他兩種Mg2+源相比,鹽鹵的除磷效果相同而脫氮效果略差。
化學氧化法
利用強氧化劑將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氣進行脫除的一種方法。折點加氯是利用在水中的氨與氯反應生成氨氣脫氨,這種方法還可以起到殺菌作用,但是產生的餘氯會對魚類有影響,故必須附設除餘氯設施。
在溴化物存在的情況下,臭氧與氨氮會發生如下類似折點加氯的反應:
Br-+O3+H+→HBrO+O2;
NH3+HBrO→NH2Br+H2O;
NH2Br+HBrO→NHBr2+H2O;
NH2Br+NHBr2→N2+3Br-+3H+。
用一個有效容積32 L的連續曝氣柱對合成廢水(氨氮600 mg/L)進行試驗研究,探討Br/N、pH以及初始氨氮濃度對反應的影響,以確定去除最多的氨氮並形成最少的NO3-的最佳反應條件。
發現NFR(出水NO3--N與進水氨氮之比)在對數坐標中與Br-/N成線性相關關係,在Br-/N>0.4,氨氮負荷為3.6~4.0 kg/(m3/d)時,氨氮負荷降低則NFR降低。出水pH=6.0時,NFR和BrO--Br(有毒副產物)最少。BrO--Br可由Na2SO3定量分解,Na2SO3投加量可由ORP控製。
生化聯合法
物化方法在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時不會因為氨氮濃度過高而受到限製,但是不能將氨氮濃度降到足夠低(如100 mg/L以下)。而生物脫氮會因為高濃度遊離氨或者亞硝酸鹽氮而受到抑製。實際應用中采用生化聯合的方法,在生物處理前先對含高濃度氨氮的廢水進行物化處理。
研究采用吹脫-缺氧-好氧工藝處理含高濃度氨氮垃圾滲濾液。結果表明,吹脫條件控製在pH=95、吹脫時間為12 h時,吹脫預處理可去除廢水中60%以上的氨氮,再經缺氧-好氧生物處理後對氨氮(由1400 mg/L降至19.4 mg/L)和COD的去除率>90%。
用生物活性炭流化床處理垃圾滲濾液(COD為800~2700 mg/L,氨氮為220~800 mg/L)。研究結果表明,在氨氮負荷0.71 kg/(m3/d)時,硝化去除率可達90%以上,COD去除率達70%,BOD全部去除。
以石灰絮凝沉澱+空氣吹脫做為預處理手段提高滲濾液的可生化性,在隨後的好氧生化處理池中加入吸附劑(粉末狀活性炭和沸石),發現吸附劑在0~5 g/L時COD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均隨吸附劑濃度增加而提高。對於氨氮的去除效果沸石要優於活性炭。
膜-生物反應器技術(MBR)是將膜分離技術與傳統的廢水生物反應器有機組合形成的一種新型高效的汙水處理係統。MBR處理效率高,出水可直接回用,設備少戰地麵積小,剩餘汙泥量少。其難點在於保持膜有較大的通量和防止膜的滲漏。
利用一體化膜生物反應器進行了高濃度氨氮廢水硝化特性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當原水氨氮濃度為2000 mg/L、進水氨氦的容積負荷為2.0 kg/(m3?d)時,氨氮的去除率可達99%以上,係統比較穩定。反應器內活性汙泥的比硝化速率在半年的時間內基本穩定在0.36/d左右。
新型生物脫氮法
近年來國內外出現了一些全新的脫氮工藝,為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脫氮處理提供了新的途徑。主要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和厭氧氨氧化。
下一篇:幾種含氟廢水處理技術的優缺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