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協調發展任務繁重,生態環境較為脆弱,曆史累積問題較多,影響群眾生產B体育官网在线登录的突出環境問題不同程度存在。近年來,重慶下大力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解決了一大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生態文明建設及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對照中央要求、群眾期盼,我市還存在哪些差距,應該從哪些方麵著手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主持記者:陳維燈
訪談嘉賓:
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衛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楊治洪
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建華
市委農業農村工委委員 袁德勝
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效 擴大優質生態產品供給
重慶日報: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我們應該如何進一步鞏固前期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效,進一步擴大優質生態產品供給?
楊治洪:目前,我市排水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城市水環境持續向好,但我們也要深刻認識到,隨著新型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推進,我市汙染物排放總量仍處於高位水平,環保任務依舊艱巨。因此,我們絕不能鬆懈,要緊抓前一階段的治理成效,充分發揮好人才隊伍、治理技術和典型經驗優勢,對於一些曆史遺留問題、卡脖子問題,繼續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乘勢而上,持續集中攻堅,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效,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張建華:在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的過程中,我們麵臨關鍵期的工作壓力、攻堅期的百姓企盼、窗口期的有利條件。我們當前也有條件有能力去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和壓力,滿足群眾的需要和企盼。首先,在服務理念上,城市管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市民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工作方式上,不斷深化拓展“馬路辦公”,著力解決城市綜合管理難點問題。在工作舉措上,不斷深化大城細管、著力解決與生態文明建設有關的痛點問題。在工作落細落小落實上,著力解決城市綜合管理堵點問題。
袁德勝:一是要科學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期,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二是要科學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攻堅期,提高優質生態農產品供給能力。三是要科學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窗口期,推動農業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窗口期”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探索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我們在種植、養殖、農產品初加工等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和環節進行了農業生態發展模式的積極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批適合重慶本土特色的可推廣、可複製的生態農業模式。
生態環境較為脆弱 曆史遺留問題較多
重慶日報:當前重慶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還存在哪些難點和痛點?
陳衛:首先,我們在思想認識上還需進一步強化,要全麵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係統落實。在水環境保護方麵,仍需持續用力,雖然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有的流域水質不穩定,有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仍需加強。大氣環境質量方麵,區域之間還不平衡、成效還不穩固,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壓力大。此外,土壤、固體廢物和農業農村汙染防治仍需進一步強化。
楊治洪:城市建設方麵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管網曆史欠賬多,改造治理難度大,排水管網雨汙合流、老舊病患嚴重等問題普遍,管網問題治理涉及麵廣、點多複雜,實施難度大,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久久為功。其次,設施運維投入不足,水平有待提高,據初步統計,全市排水管網日常運維費用約1.47億元/年,按發達地區3萬元-5萬元/公裏計算,我市這方麵的需求約6億元-10億元/年,投入難以保障日常運維工作。第三,排水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我市智慧排水體係處於初期建設階段,無法高效實施排水精準管控和應急預警處置。第四,工作機製待完善,設施規模、建設標準、質量管控等方麵統籌考慮不足,汙水處理績效評估及按效付費、排水問題發現與處理、排水執法等機製尚需在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等方麵進一步完善。
張建華:市政設施建設方麵,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的“鄰避”矛盾突出。垃圾分類方麵,存在分類處置體係不健全、源頭減量措施不多、覆蓋率仍需提高、宣傳引導工作不夠深入等問題。園林綠化方麵,城區綠地分布不均,部分區域存在綠化盲區,城市綠地空間連接度不夠,未完全形成完整的綠色網絡結構,影響城市綠地生態效益的發揮。道路揚塵控製方麵,日常管理中建築垃圾和砂石運輸車輛冒裝撒漏現象還時有發生,監管執法聯動機製有待進一步完善。
袁德勝:農村部分汙水處理設施缺乏運營管護機製和經費,汙水收集率、運行率低。由於經濟作物需肥量大、病蟲害常年中等偏重發生及減量技術物化成本較高等客觀因素,農藥使用等減量難度增大。養殖場戶點多麵廣,監管難度大,肥料化利用成本高,養殖場戶履行主體責任還有待進一步加強。農用地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機製有待進一步完善,農用地土壤汙染防治工作任務繁重,投入壓力大。
統籌推進“建治管改”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重慶日報:應如何進一步做好“建治管改”,持續深入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改善?
陳衛: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深入實施《重慶市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2018—2020年)》,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等標誌性戰役,確保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保持為優,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麵水質優良比例穩定在95.2%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00天以上,土壤、聲和輻射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全麵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應用“三線一單”,深化落實環評審批和環境執法“兩個正麵清單”,積極主動服務“六穩”“六保”,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支持擴大有效投資。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為牽引,一體推進整改各類“中字頭”“部字頭”“市字頭”巡視、督查、調研等反饋的生態環境問題。科學統籌編製“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製度體係,突出管理體製、法律法規、標準、工作製度的建立和完善。
楊治洪: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完善排水專項規劃,編製了“十四五”排水設施建設規劃,強化“廠網泥”項目統籌和儲備,持續補齊設施短板。紮實開展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推長辦”披露問題整改,以整改為契機,持續開展管網精細化排查,依托排水管網運行可視化調度管理信息化係統,強化管網病害治理和雨汙分流改造。堅持建管並重,強化排水源頭管理,加大排水設施日常運維投入,建立健全設施日常排查、疏浚、維護管理機製,提高設施專業化、機械化及智能化運維水平;加快“物聯網+智慧排水”建設,推進排水管理由人工經驗管理向智能智慧化管理轉變,實現數據共享、經驗共享和實時調度。加快推動“廠網一體”改革和按效付費機製實施,構建新形勢下的排水行業管理體係。
張建華:我們將繼續推進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實施供水能力補短板工程,完善垃圾分類體係(重點是廚餘垃圾收運處置體係)建設,完善有害垃圾收運處置體係建設,全力做好道路噪音汙染防治。擴大垃圾分類覆蓋範圍,確保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年底前基本實現城市B体育官网在线登录垃圾分類全覆蓋。進一步完善垃圾處理廠在線監測、駐場管理等製度,強化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監管等,探索建立道路揚塵汙染監管執法聯動機製。
袁德勝: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建好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農村廁所戶改等設施,補齊農村環境汙染防治短板。從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農村環境髒亂差做起,突出農村改水改廁、畜禽養殖汙染治理等關鍵環節,紮實推進農業麵源汙染防治。加快健全各級協同推進機製,發揮財政資金示範引導作用,探索建立專業化市場化的建管運營機製,確保農業農村汙染治理設施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會同有關部門加快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製改革,完善考核督導機製,確保完成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核心階段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