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汙泥老化的現象,在目前大多數運行著的好氧生化係統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汙泥的老化不但會導致出水主要汙染指標的升高,更多的是會出現能源的浪費。因為通常導致活性汙泥的老化與過度曝氣、負荷過低有關,而這些問題都會消耗過度的能源。
一、汙泥老化的原因分析
1、汙水處理係統長時間處於低負荷狀態
換句話說,進水有機汙染物濃度太低,並且長時間維持在低有機物汙染物的狀態。比如COD低於了100mg/L。理論上講,如果進水濃度和流量太低,用降低活性汙泥濃度的方法來應對就行了,但是不要忽略了如果進水濃度太低,活性汙泥之間相互碰撞的機會太低,最終導致活性汙泥無法絮凝,無法沉降的現象。
2、過度曝氣導致活性汙泥老化
這種原因未明在文章的開始就講過了。過度的曝氣是導致活性汙泥解體和被氧化,空氣裏麵的氧氣就是一種氧化劑,過度的曝氣自然導致活性汙泥裏麵的部分細菌被氧化,菌膠團被解體。
3、活性汙泥濃度過高
活性汙泥濃度過高並且沒有金屬底物濃度的支撐,簡單的說就是C、N、P之間的比例嚴重不合理。最終也會導致活性汙泥老化。
4、排泥不及時
排泥是控製活性汙泥濃度的最常用的首段,排泥不及時對汙泥的影響相當的大,如果長時間不排泥的話,活性汙泥會以最快的速度發生老化。
二、活性汙泥老化的判斷
1、老化的活性汙泥容易解體,所以細小的細菌會遊離在水中。但是遊離狀態下的細菌之間的水還是非常清澈的。而不會出現汙水一味的渾濁,但是老化後期解體嚴重,會導致出水混濁!
2、曝氣池開始有泡沫與浮渣的混合物產生,一般是薄薄的一層,不堆積,顏色灰白(根據係統顏色判斷)。
3、菌膠團變的粗大,汙泥顏色由淺變黃或顯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鮮活的光澤。
4、回流的二沉池汙泥產生的泡沫介於表麵活性劑和生物泡沫之間,感覺有點黏性。
5、鏡檢汙泥結構鬆散,絲狀菌少,輪蟲多,原生動物少。
6、老化的活性汙泥沉降速度是正常活性汙泥沉降速度的1.5倍左右。
三、汙泥老化與各工藝控製指標的關係
各工藝指標和活性汙泥老化的關係相當密切,這些關係也有助於我們確認活性汙泥是否老化和糾正老化是否到位準確。
1、與F/M的關係
F/M控製低下是導致活性汙泥發生老化的重要原因,應該說也是比較容易調整的,其老化程度與F/M的低下程度存在正關聯。
2、與溶解氧的關係
與溶解氧的關聯方麵,除了因為曝氣過度,溶解氧控製過高導致活性汙泥老化外,在食微比低下的情況下,這樣的問題會顯得更加突出。超過4.0mg/L的曝氣應該歸類為過度浪費的曝氣,這樣的曝氣結果助長活性汙泥老化較為常見。
3、與汙泥齡的關係
保持7-10天的汙泥齡是一個合理的範圍,對於超過1個月的汙泥齡現象要格外注意,這樣的汙泥齡要控製,導致活性汙泥老化是是必然的。
四、控製汙泥老化的方法
1、 對活性汙泥泥齡控製上的要求
為了保證生化係統運行過程中活性汙泥不會因為排泥不及時而發生老化,我們要經常確認當前排泥流量和活性汙泥濃度之間的關係,通過食微比的確認,間接指導活性汙泥排泥流量的控製。同時,必須做到排泥流量的均勻性,避免間隙的、流量波動過大的排泥方式。
2、曝氣的均勻性和過曝氣的防止
要求對曝氣量進行有效的控製,避免過曝氣,將曝氣池出口的DO濃度控製在2.5mg/L左右即可。同時也可降低曝氣過度消耗的電能,為降低處理成本打下基礎。
3、低負荷運行狀態的避免
要避免低負荷運行狀態的出現,從而規避活性汙泥老化的發生。除了盡可能地提高進水中底物的濃度和可生化性, 更多的要盡可能地降低活性汙泥的濃度,以保證食微比能夠保持在合理控製值內(0.15-0.25左右)。必要時可以補充外加碳源來保證活性汙泥的正常運行繁殖功能,如投加化糞池水、引入B体育官网在线登录汙水等。
4、增加MBR工藝
MBR工藝替代了二沉池,使HRT與SRT分離,其過濾效果保證了長期嚴重的汙泥老化,而不對出水產生太大的影響,既然出現了問題,那我們直接把出問題的人幹掉,那不就沒問題了,MBR就是這麽簡單而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