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廠不僅僅處理汙水,也能發電了。
如果你在空中俯瞰汙水處理廠,會看到大大小小的水池等建築物。專業人士會告訴你,汙水就是在這些池子裏流動、淨化、消毒。從去年開始,鄭州部分汙水處理廠悄然變身,陸續披上了光伏“外衣”。其中,中原環保鄭州市馬頭崗汙水處理廠奪得了一頂全國桂冠——單體最大“水務+光伏”電站。
近日,記者來到這家汙水處理廠,一探究竟。豔陽高照下,水池上空、房頂上密密麻麻“披上”了一塊塊光伏組件。為了讓光伏組件充分發電,每塊板都向南傾斜18度,更好地吸收太陽光。
“這個廠足足安上了約15萬平方米的光伏板。”中原環保新能源相關負責人馮珂手指前方介紹,馬頭崗汙水處理廠安裝的光伏發電,總容量高達17兆瓦,每年能發電約1900萬度,能滿足該汙水處理廠全年近四分之一用電量。
汙水處理廠為何安裝光伏發電?有什麽優勢?
“一直以來,汙水處理廠都是用電大戶,汙水廠上架光伏,實現了向節約型企業轉型發展,生態效益和環保效益明顯。”中原環保馬頭崗汙水處理廠負責人周鵬告訴記者。經測算,我們汙水處理廠24小時不間斷運營,用光伏發電來部分替代煤電,每年就可節約標準煤約7600噸,減少碳排放約5168噸。
在水池上空安裝光伏板,直射水池的太陽光被遮擋了。光線弱了,抑製了原本經常要清理的綠藻生長。光伏板還能遮擋雨雪、雜物,降低設備損耗。在光伏板下蔭涼環境中,員工工作起來也舒服多了。
有開闊空間,又能就近消納發電,節能降本顯著。正是有著這些優點,近年來,越來越多汙水處理廠變身“水務+光伏”,向著城市綜合服務者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