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建在建的地埋式汙水廠已達200餘座,還有一大批擬建的地埋式汙水廠正在籌劃之中。更有某發達省份的住建廳發文鼓勵地埋式汙水處理廠的建設,也會為其他省市起到示範作用!
地埋式汙水廠的優勢的確可以列舉很多,集中表現在用地節省、土地綜合利用率高(全地埋式汙水處理廠頂部可建上蓋物業或休閑公園、人工濕地等等)、環境友好、無鄰避效應(據說個別已建的地埋式汙水廠的周邊樓盤因有了地埋式汙水廠的上蓋公園而房價攀升),等等。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對於地埋式汙水廠也一樣,撇開上述的優勢不說,其弊端同樣是顯而易見,但現在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論證報告、各類宣傳報道等,似乎都有意無意淡化了這些弊端。
弊端之一
建設成本高。
一般來說,地上汙水處理廠的建設費用在噸水2000元左右,地埋式汙水處理廠建設費用噸水約4000元左右。
以昆明市第九汙水處理廠為例,地埋式10萬m3/d的一級A排放標準,如采用常規模式建設,建設總投資大約在2~2.5億人民幣,而其最終建設成本費用約需4.5億人民幣,投資額至少要增加50%以上。
弊端之二
運行費用大。
建設地埋式汙水廠首要問題是要考慮地下部分的通風問題,單此一項,還是以40萬m3/d的汙水廠的規模為例,裝機容量要增加1000KW以上,僅每天的電耗費用支出要增加16萬元之多,一年單這一項就要增加運行費用600萬元。
弊端之三
安全風險大。
地埋式汙水廠最大的一個安全風險是如何防範廠區被淹事故的發生,極大部分的地埋式汙水處理廠,由於汙水廠構築物標高低於自然地麵,事故狀態下,完全依賴於緊急關斷閥等外圍設施設備,無法實現重力式溢流或安全超越排放,一旦這些設施設備失靈,水廠被淹厄運很難避免。
弊端之四
環境風險大。
一旦地埋式汙水廠發生緊急關斷閥動作的情況的發生,隨之而來的是前段汙水輸送通道或泵站需緊急停運,那麽這部分的汙水往往隻有就地排放的命運。
弊端之五
維護難度大。
地埋式汙水廠實現了混凝土加蓋處理,而且一般還是雙層加蓋,設備層、檢修層相當於在室內,由於層高、空間受限,一些需要起吊作業的設備檢修或更換的工作開展會很困難;而且平時大多數設備處於人工不可視狀態,難以觀察設備運行工況,發現設備故障時,往往已滯後;再有一個因素是所有的檢修工作幾乎都屬於有限空間作業。
弊端之六
混凝土構築物難以達到設計要求的五十年甚至更長的使用壽命。
汙水廠封閉後,由於汙水中的腐蝕性酸性氣體的存在,混凝土的耐久性成為問題,盡管設計階段有些防腐措施,但在實際施工中大部分無法做到100%的到位。
綜上所述
一窩風上地埋式汙水廠肯定不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舉措,應貫徹因地製宜的原則,在確實有必要的地區適時適地建設一些地埋式汙水廠還尚可接受,盲目跟風無疑會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