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發生一起汙水泵房檢修中毒事故,目前造成3人死亡、5人受傷。詳情如下:

多倫縣安委會辦公室關於深刻吸取通遼新好農牧有限公司“7·4”較大中毒和窒息事故教訓全麵加強有限空間作業
縣安委會相關成員單位:
2020年7月4日10時33分,通遼新好農牧有限公司位於科爾沁區哲南農場的養殖基地在汙水泵房維修過程中發生一起有限空間中毒和室息較大事故,事故的發生,充分暴露出部分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企業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樹立不牢固,未能吸取同類事故教訓,未落實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製度;安全風險辨識和現場管理不到位;現場應急救援處置不當;安全培訓和教育不到位,違規違章現象較多。
為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切實加強當前我縣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範和遏製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特提出以下三點要求:
一、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全麵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專項整治。各單位要進一步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嚴格履行監管責任,結合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將有限空間作業作為安全專項整治的重要內容和安全執法檢查的必查項目,堅決遏製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多發勢頭。當前正處夏季高溫季節,各單位要按照“三個必須”要求,針對有毒有害氣體更易揮發、用水用電需求增大導致有限空間檢維修增多、工人中暑多發而衍生事故等實際,立即組織對本行業領域涉及有限空間作業的企業以及市政工程建設、燃氣、熱力、排水、環衛、畜牧養殖等重點單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進行監督檢查,特別是摸排掌握長期廢棄或停用汙水池的安全狀況和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情況,對發現的隱患問題,逐一登記、限期整改、跟蹤問效,嚴格落實安全風險管控措施,防止養癰遺患。
二、堅持從嚴安全監管執法,督促企業進一步加強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各單位要嚴格督促企業深入開展有限空間作業排查隱患,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剖析事故案例,以事故教訓推動安全生產工作;要督促企業組織從業人員認真學習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等相關知識,使其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和操作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嚴格落實“四個一律”執法措施,充分發揮執法的懲戒和震懾作用。對存在“未落實作業審批製度,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未對有限空間作業場所進行辨識,並設置明顯安全警示標誌”等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以及未對有限空間的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未實行專人監護作業,未製定應急預案或定期進行演練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要嚴格依法實施處罰。
三、健全完善應急預案,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要督促企業結合自身生產工藝特點和相關技術標準,製定針對性強的應急預案,開展經常性應急演練,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的應急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各類企業尤其是從事危險施工和作業的單位,要按照有關規定為從業人員配備必要的自救器、呼吸防護用品等個人防護裝備,配備安全有效的救援裝備,提高事故處置能力。要加強現場安全監護,發生意外必須科學施救,在井下、地下等有限空間作業時,必須按要求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尤其是開展現場救援時,必須使用有毒氣體檢測儀、可燃氣體檢測儀等檢測儀器持續檢測有限空間,施救前要視情況利用送風機或空氣呼吸器鋼瓶對井內及有限空間內部進行吹掃置換,施救人員下井及進入有服空間時要做好自身呼吸和繩索保護,並與外部人員保持聯係,隨時掌握情況,堅決杜絕盲目施救,避免事故傷亡擴大。
汙水處理該如何安全作業?
汙水處理中毒窒息事故頻頻發生,主要的問題還是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措施不到位導致事故的發生,如何避免這種事故還是要從內到外的安全教育及加強安全措施來解決!
該如何預防中毒窒息?
(1)對從事有毒作業 、有窒息危險作業人員,必須進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識教育,其內容應包括所從事作業的安全知識、有毒有害氣體的危害性、緊急情況下的處理和救護方法等。
(2)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必須對作業環境的氧含量、可燃氣體含量、有毒氣體含量進行分析。
(3)在有毒場所作業時,必須佩戴防護用具,必須有人監護。進入高風險區域巡檢、排凝、儀表調校、采樣、清罐等作業時,作業人員應佩戴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攜帶便攜式報警儀,2人同行,1人作業1人監護。
(4)進入缺氧或有毒氣體設備內作業時,應切實做好工藝處理工作,將受限空間吹掃、蒸煮、置換合格;對所有與其相連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線、閥門加盲板隔離,不得以關閉閥門代替安裝盲板。盲板處應掛標識牌。
(5)要充分認識到氮氣等單純窒息性氣體的危害。
(6)在有毒或有窒息危險的崗位,要製定應急救援預案,配備相應的防護器具。應急預案的內容應包括作業人員緊急狀況時的逃生路線和救護方法,現場應配備救生設施等,作業人員應熟知應急預案內容。受限空間作業的現場要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包括空氣呼吸器、供風式防護麵具、救生繩等),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保證其暢通無阻,便於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
(7) 對有毒、有害場所的有毒介質濃度,要定期檢測,確保符合國家標準。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時,為保證空氣流通和人員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采取強製通風,嚴禁向內充氧氣。進入受限空間內的作業人員每次工作時間不宜過長,應輪換作業或休息。
(8) 對各類有毒物品和防毒器具必須有專人管理,並定期檢查;涉及和檢測毒害物質的設備、儀器要定期檢查,保持完好。
(9)健全有毒有害物質管理製度,並嚴格執行。長期達不到規定衛生標準的作業場所,應停止作業。濃度超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或曾發生中毒的作業場所,應作為重點隱患點進行整改或監控。
中毒窒息時的逃生與急救
(1)自救
在可能或確已發生有毒氣體泄漏的作業場所,當突然出現頭暈、頭疼、惡心、無力等症狀時,必須想到有發生中毒的可能性,此刻應憋住氣,迅速逆風跑出危險區。如遇風向與火源、毒源方向相同時,應往側麵方向跑;如果是在無圍欄的高處,以最快的速度抓住東西或趴倒在上風側,盡量避免墜落;如有可能,盡快啟用報警設施,同時,迅速將身邊能利用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用水浸濕後,捂住口鼻脫離現場,以免吸入有毒氣體。
(2)互救
救援人員首先摸清被救者所處的環境,要選擇合適的防毒麵具,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將中毒者救出至空氣新鮮處。救援人員應從上風、上坡處接近現場,嚴禁盲目進入。
(3)急救
出現有人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在場的領導應主動負責指揮,搶救人員必須佩戴隔離式防護麵具進入設備,並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聯絡工作。這一點非常重要,發生事故後搶救工作理應分秒必爭,但須沉著冷靜並正確處理,不能盲目搶救,各行業都曾經發生過多起因施救不當造成傷亡擴大的事故。受害者撤離現場後,可采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如人工呼吸等進行搶救。
下一篇:政策視角下的環保行業熱點